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学会动态
前沿动态
 

关注关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SSR公众号

 

关注关注空间科学学报公众号

热烈祝贺李莹辉研究员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发布时间: 2019年7月15日

2014年12月17日,科协发组字〔2014〕92号文“中国科协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决定”,授予我会常务理事、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莹辉研究员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向李莹辉研究员表示热烈祝贺!李莹辉研究员长期从事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出色担当重任,主持完成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健康保障、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火星500国际合作等重大任务。负责制定了我国航天医学应用规划和空间医学实验创新平台总体设计,领衔构建了我国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技术体系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技术体系。提出创建了协同高效的在轨失重综合防护解决方案,确保了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行任务航天员健康在轨驻留、健康返回。解决了模块化微流路伺服,复杂液路多分子自组装、高惰性材料表面涂覆改性等十余项制约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的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失重生理学、细胞学等多项创新性空间医学实验,实现了我国航天医学研究从地基模拟向天基实践的跨越,为保障航天员在轨健康,开展创新性航天医学空间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李莹辉研究员创新攻关能力强,组织策划完成了多项标志性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航天医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凭借良好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设计组织的中方火星500实验获得了人类首次模拟登陆火星试验的参试权,使中国成为国际上首批掌握载人火星探索核心数据资源的成员国,获取了世界上第一套长达520天的DNA甲基化时序监测、心理行为表型等重要数据。策划并圆满组织完成了我国首次60天21人头低位卧床大型国际合作实验,标志我国航天医学综合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提升了我国载人航天的国际影响力。李莹辉研究员学术造诣深,是我国航天医学领域责任专家,围绕微重力响应与调控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完成了国际上首次心肌细胞空间实验,发现了细胞骨架系统在微重力环境下调节心肌收缩和 ceRNA在心肌重塑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发展了重力环境条件下机体适应与再适应机制理论。历经十年不懈努力,主持建成了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空间站任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和航天医学国家开放平台,在我国航天医学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李莹辉研究员科研作风严谨,学术道德良好。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3),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1、9),二等奖4项(排名1、2、5、6),授权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3次获部委优秀硕士论文导师;被授予部委优秀人才,先进个人2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